安柄村位于忠門鎮北大門,東臨平海灣與后坑、柳厝村相鄰,西臨湄洲灣石門澳,南與沁頭村接壤,北面毗鄰月塘鄉,轄區面積為4.4平方公里。近年來,安柄村立足區域優勢,強化村容村貌整治,加大基礎設施建設,培育鄉村新風尚,打造村莊亮點特色,一個“產業興旺、生態宜居、鄉風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美麗鄉村正款款而來。 安柄村積極以生活垃圾治理為抓手,對照美麗鄉村建設“五清楚”標準,每月開展環境衛生大掃除,動員群眾加入整治隊伍中,努力打造整潔宜居的鄉村。今年以來,安柄村發動群眾、工人285人次,對村內主干道進行全面整治,清理房前屋后亂堆放460多處、清理垃圾72噸;針對水溝水渠等進行一次性清淤,清理溝渠垃圾、淤泥38噸;加大露天旱廁拆除力度,共拆除填平旱廁22座。此外,利用春季植樹契機,安柄村建設花池35個并種植黃金龍等260株綠化中心路兩側,形成一條別具風格的鄉間漫步道。 “樹高千尺不忘根、千金萬銀報家鄉”。行走在天下各地的安柄人,積極響應家鄉號召,踴躍捐資捐物助力家鄉發展。在鄉親們的幫助下,一項項民生工程開工建設并投入使用:村里籌資312萬元建成安柄小學,籌資300多萬元,利用舊村部改造集醫療、老人活動中心、科普活動室、農家書屋于一體的綜合樓;企業家、董事會投資34萬元硬化村道3800平方米;村民自發籌資10萬元硬化村道800平方米,改善村內微循環,捐資160萬元用于建設獨立幼兒園,為群眾生活提供便利。 八月的北岸已經是熾熱難耐,白的刺目的曜日快將土地都曬化了一般,午后,一場雷陣雨呼嘯而過,天晴了,遠郊的330畝的火龍果樹在經歷洗禮后更顯颯爽英姿。據悉,2007年,安柄村引進了天成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,以土地經營權流轉方式轉租了部分閑置農地,發展高效經濟作物——紅心火龍果。火龍果施藥、采摘、養護等工作都為當地群眾提供了就業崗位,閑置農地承包、租賃等促進了群眾增收。 因水而生,因水而美,因水而興。村莊的浪漫風情總是都離不開水,安柄村當然也不例外。現如今,安柄村依托臺灣紅心火龍果基地的建設,在沿渠道鋪設木棧道、建設涼亭、修建城市公廁,種植柳樹、桑樹、無花果等樹木,乘勢打造水邊亮麗的風景線。傍晚時分,彩霞染紅了天邊,點點紅光映射在水面上,眼前的這一切無不訴說著:清淺時光,歲月靜好。 以新文路、城港大道、新城路為主線形成發達的村莊路網,以鳳山公園和天成休閑生態園為觀光點……安柄村依托自身優勢正逐步打造集觀光休閑、田園采摘等為一體的鄉村旅游景點,看美麗鄉村正在展露新的笑顏。 文:北岸共建辦 陳嬌思/忠門鎮共建辦 溫麗冰 圖:林俊華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