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種工作開展情況如何? 接種后有哪些注意事項? 一起來現場看看。 ![]() ![]() ▲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緊急接種證明 ▲溫馨提醒單 經過“預檢、健康詢問和知情告知、登記、候種、接種、留觀”6個環節。接種完后需留觀30分鐘,若無不良反應方可離開。我們這次新冠疫苗接種是兩針制,間隔28天。 這次新冠疫苗接種在主管部門統一部署下,我院在接種前對相關接種工作人員進行多次培訓,落實接種能力準備、場地準備、醫療保障準備等各項工作,分人群、分階段,規范有序開展重點人員新冠疫苗接種工作,保證接種人員有序接種,防止人群聚集。 我院已于12月21-22日接種人175人,計劃于1月11日-12日接種人員342人,共計517人。 (陳穎 黃國民) 閱讀延伸 目前 我國各地正在有序推進 重點人群新冠疫苗接種 并將逐步擴展到普通人群 哪些人可以打新冠疫苗? 會不會出現不良反應? 一起來了解↓↓↓ ![]() 我國的新冠疫苗接種 目前按照“兩步走”方案進行 第一步是重點人群接種 此后將會有更多疫苗投入使用 符合條件的公眾都能實現“應接盡接” 年齡限制在18~59歲 其他年齡人員 暫時無法接種疫苗 需等待進一步臨床試驗數據披露 明確是否后續能夠接種 目前 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禁忌 按疫苗說明書執行 通常的禁忌包括: 對疫苗或疫苗成分過敏者、 患急性疾病者、 處于慢性疾病的急性發作期者、 正在發熱者、 妊娠期婦女 痛風發作期不宜接種疫苗 備孕婦女須在疫苗接種后 適當推遲懷孕時間 建議在接種3個月以后懷孕 此外 不建議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同時接種 建議相隔至少兩周以上 推薦免疫程序為2針 期間至少間隔14天 接種部位為上臂三角肌 接種單位通常設在 轄區衛生服務中心、鄉鎮衛生院或綜合醫院 也會根據情況 設立一些臨時接種單位 大多數重點人群的接種 由所在單位組織摸底、預約 并協助開展接種工作 請關注當地相關信息發布平臺 從前期新冠病毒疫苗 臨床試驗研究結果 和緊急使用時收集到的信息來看 新冠病毒疫苗常見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與已廣泛應用的其他疫苗 基本類似 常見的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: 接種部位的紅腫、硬結、疼痛, 發熱、乏力、頭疼 食欲不振、嘔吐、腹瀉等 接種對象在完成接種后 應當在接種現場留觀30分鐘 回家后若出現不良反應相關癥狀 應當報告接種點工作人員 若接種疫苗后 出現 發熱超過38.5℃ 或局部紅腫超過2.5厘米 身體特別不適 疾病狀態持續等情況 建議就醫診斷治療 目前,人群免疫屏障尚未建立。接種疫苗后,仍需做好個人防護措施,戴好口罩,勤洗手,開窗通風,保持社交距離! |